本站检索
    首页 > 政务发布 > 领导之窗 > 领导讲话
 

贾君在市委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18-02-27    来源:市政府办调研室
同志们:
  刚才,会议进行了四个典型发言和十三个书面经验交流,都具有代表性,经验可复制可借鉴,要做好宣传和推广工作。杨书记就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三农”工作,特别是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了重要部署,提出了具体明确要求。廷双书记的讲话,既符合中央和省委战略安排,更符合我市农业农村工作实际,是指导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并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就过去一年的工作,以及今年全市“三农”工作具体安排,我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关于过去一年的工作
  2017年,我们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系列重要会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为方向,以提高农民收入为根本目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
  (一)持续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农业生产质量效益显著提高。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20亿斤以上,实现“十四连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8%。农业种植结构更加合理,粮食作物中玉米面积171.8万亩,较上年减少16.1万亩;水稻面积29.4万亩,较上年增加1.5万亩;大豆面积42.8万亩,较上年增加21.0万亩。鼓励地域特色农业加快发展,绿色特色农业不断扩大。红松坚果林发展到36.76万亩,蓝靛果发展到2.1万亩,木耳种植达1亿袋。大力发展以万寿菊、五味子、刺五加、林下参等为主的北方特色中草药,培育野生刺五加6000亩、人工种植3000亩,五味子845亩。绿色食品基地达85万亩。出台了扶持设施农业发展壮大政策,新建棚室269栋、300亩,设施农业自给率不断提高。
  (二)坚持走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养殖道路,畜牧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全市规模养殖场发展到240家,牧业总产值实现18.9亿元,比上年增长6.4%。特种养殖发展迅速,养殖户达到160多家,品种涉及珍珠鸡、大雁、獭兔、貂、野猪等,产值超亿元,并形成了“五方”猪肉、“百胜”奶牛、“春雨”大鹅、“老乡亲”笨猪肉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畜牧品牌。构建了与现代畜牧业生产相适应的育繁推一体化生产供应体系,良种繁育网络覆盖全市,猪、禽、牛、羊良种覆盖率分别为92%、98%、75%、70%。重点在全市推广了奶牛高产养殖、标准化生产、发酵床养殖等10多项综合实用技术,全面提高了畜牧科技水平,促进了畜牧业增长方式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转变。
  (三)以“两头两尾”为抓手,一二三产进一步融合发展。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25亿元,尚品菽有机酱油、春力豆制品、三胜杂粮等绿特色食品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乐宝食品红豆醇饮品和红豆肽口服液生产线开工建设,宏泰松果研发平台完成主体工程,利健生物蓝靛果加工项目完成冷冻冷藏库和生产车间建设,兴粮公司年产30万吨淀粉项目建成投产。观光休闲农业快速发展,龙谷农业科技园区建成集27项专利于一体的光伏智能温室17栋,建设标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青山乡田园音乐葡萄、金沙新区洪忠葡萄园被省旅游局确定为2017年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西大圈森林公园、薰衣草庄园、奋斗葡萄入选“黑龙江省休闲农业宣传图册”。
  (四)坚持绿色发展,农业生产质量标准不断提升。实施农业“三减”行动,创建农业“三减”示范园区15个、3.9万亩,示范园区在种植过程中减少化肥、除草剂、农药投入量,亩均分别节约成本10.2元、13.8元和1.3元。试验引进有机肥腐熟剂提升土壤机质。全市绿色食品标识达到56个,有机食品标识36个,地理标志5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31个,无公害认证基本实现全覆盖。推进农产品检测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质量检测水平得到提升。推进蔬菜、食用菌、粮食作物、水产品等农产品质量追溯,全市加入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的企业及合作社达到124个,勃利县“三品一标”企业、合作社全部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五)坚持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营销手段更加丰富多样。2017年全市农产品互联网销售额达1.7亿元。陆昊省长先后两次到我市调研农产品电商产业,并给予充分肯定。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我市以“发展电子商务,助推乡村振兴”为主题作了典型经验介绍。目前,全市依托农村淘宝、黑龙江大米网等第三方网络平台的农村电商2000余家,粮油、山特、畜禽等五大类53个优质农产品进入电商平台。建成15个省级“互联网+农业”示范基地,面积达到2.9万亩,其中有8个被评为省级样板基地。完成了10个高标准基地物联网系统建设。中国供销七台河商贸博览城项目一期如期完工,二期开工建设。勃利红松籽获得了2017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南烧锅酒业获得龙江老字号称号。七台河大米获得了地理标识认证,为我市建设统一的大米联盟、打造大米品牌奠定了基础。
  (六)大力推进农业综合改革,农业农村更有活力。全面落实中央、省、市改革部署,推进了土地确权、河长制等8项改革。农村土地确权开始发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4个省级试点村和13个市试点村如期完成试点任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壮大,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47个、家庭农场338个、种植大户720户、养殖大户92户、农民合作社1008家,其中,有56家合作社列入区县规范社名录,31家列入市级规范社,4家农民合作社被评为省级规范社,1家合作社评为国家级示范社。宏伟镇岚棒山村和青山乡奋斗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专业村。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9.2万人,同比增长2.3%;实现劳务收入9.5亿元,同比增长5.4%。田作林、王贵国、黄胜君等一批农民创业典型荣获省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称号,张庆承通过扎实的创业创新,被授予全国劳模称号。农信谷物合作社、宝君家庭农场、天源水田合作社等8家经营主体被评为省级创业实习基地。
  (七)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宜居乡村更加美丽。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村庄,创造性开展村企合作共建型、休闲观光引领型、合作社引领型、集体经济发展型、特色产业拉动型“五型”美丽村庄建设,重点推进8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开展农村环保“三清洁”活动,部署实施“厕所革命”,以双河镇中和村为试点,开展农村室内厕所建设工程,乡村面貌发生根本转变。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乡村文明软、硬环境不断完善。
  (八)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脱贫攻坚扎实推进。围绕特色种植、棚室种植、休闲农业、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庭院经济、林下经济等产业扶贫,采取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带动、扶贫项目+贫困户、电商销售等模式,带动3696户贫困户依靠产业发展实现脱贫。抓住国家光伏扶贫产业政策,计划分三期建设29座集中式村级电站和930个分布式5千瓦户用电站,已有14座集中式村级电站建成,3月份起可与农网改造结合逐步实现并网发电。全部建成并网后将使3600户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每户每年增加收入3000元左右。实施金融扶贫,注资2020万元作为小额贷款风险补偿金,累计录入国家扶贫开发业务系统小额贷款1300户、5238万元,对12家具有产业扶贫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新兴经营主体投放贷款3318万元,带动贫困户696户。投入7068万元,新建水源井31处、净水厂18处、管网846千米,解决了96个村屯、9285名贫困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完成1515户贫困户危房改造,住房保障基本实现全覆盖。整村推进了13个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新修村内水泥路40.7公里,贫困村全部实现“三通三有”。
  二、关于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机遇
  过去的一年,农业生产虽然总体保持稳定,但“三农”整体工作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农业“种得好”还未彻底向“卖得好”转变,蓝靛果、高钙米等独具特色的高品质农产品,生产规模、市场占有和品牌影响不大,一二三产业融合不紧密,产业链和价值链没有得到充分延伸。比如,传统种植观念还未改变,市场意识不强,农业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仍然偏低,农业生产仍以大宗商品为主,我市小农业的绿特色优势没有充分挖掘。比如,新型职业农民偏少,农村主要劳动力年龄偏大。总书记指出的“一些村庄缺人气、缺活力、缺生机,农宅残垣断壁、老幼妇孺留守”等现象,在我市农村中也有不同程度体现。比如,农村基础设施仍不完善,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仍比较突出,垃圾污水、畜禽粪便、河流农田等面源污染亟待治理。比如,精准脱贫任务还很艰巨,实现精准脱贫、全面脱贫还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逐一加以解决。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我市农业发展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变化在农产品供需方面表现更为突出,特别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出较高价格享受高品质农产品的趋势进一步显现。这是七台河这种“小农业”大力发展高品质绿特色农业的有利契机。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全省农业发展机遇在于农业、林业、生态等优势资源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日益显现出的转变为产品和服务的巨大市场空间;潜力在于种植结构调整、农产品营销、农产品加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农村电商、林下种植,以形成更多经济总量增加农民收入,这也都是我市农业发展的优势和潜力。还要看到,互联网时代的去中心、扁平化特点也是我市农业发展的重要机遇,要充分挖掘好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与高品质农产品营销有机结合,以高品质农产品、高效率营销手段促进农民增收。
  我们既要准确把握问题,也要牢牢抓住发展机遇,前提是要充分立足我市农业发展的实际和特征。应该深刻认识到我市地处浅山丘陵地区,雨热同步、寒地黑土的气候和资源特点,更适宜发展绿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精品农业、观光农业,要按照高质量发展思路,在提升农产品品质上做足功课,在农产品营销上下更大功夫,在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上持续用力,努力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益。
  三、关于2018年重点工作
  2018年,全市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奋力谱写转型振兴发展的“三农”新篇章。2018年主要工作目标是:粮食产量稳定在20亿斤左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8%,勃利县省级贫困县成功退出摘帽。
  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今年要重点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第一,进一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高质量农业发展之路
  要坚持品质兴农、效率兴农、绿色兴农的高质量发展思路,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一是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粮经比调整到85:15,经济作物面积发展到35万亩以上,建立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草作物三元结构。扩大高钙富硒水稻、高蛋白大豆、青贮玉米种植,适当发展鲜食玉米。继续实施设施农业扶持政策,不断扩大蔬菜面积,增强设施农业生产能力,实现均衡供应,新建棚室面积300亩以上。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落实对黑土耕地的战略性保护,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耕地质量,积极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和“一翻两免”耕作模式。加强农业面污染源防治,继续推进农业“三减”行动,落实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等措施,提高农业投入品使用效率。加大非法转基因种子监管力度,坚决守住非转基因粮食生产基地大门。推进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引导企业、合作社开展产品追溯“二维码”打印工作,争取80%以上的绿色有机产品企业入网追溯。加强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创新农资市场监管手段,提高基层监管能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水平。推进畜牧产业规模化生产,发展适度规模标准化健康养殖,打造现代示范基地。精准实施畜牧贷款贴息、“政融保”扶持三农等各项畜牧优惠政策,做大做强肉牛、肉羊养殖,引进高端肉牛养殖项目,推进乌驴养殖项目,抓好四川天兆百万头生猪项目落地。
  二是加大农业生产科技投入。建设一批高产稳产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夯实稳定粮食产能基础。加大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三园”建设。推进三大主粮高标准示范区、设施农业技术示范区、特色经济作物示范园区、“三减”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力争建成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5个,带动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以上。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力度,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新农民队伍,推动农民创业。推进农民创业平台建设,拓宽农民创业渠道。加强农民创业职业技能培训,创建省级农民创业示范基地,争取达到12个。
  三是培育壮大绿特色品牌。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振兴,推动农产品向绿色、优质、特色、品牌方向发展。完善市、区县两级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发展红小豆、谷糜子等杂粮杂豆,力争杂豆种植面积发展到11万亩;高钙菜、白瓜籽、月苋草等特色经济作物达到8.5万亩,加快发展蓝靛果、红松果、大榛子、山野菜、黑木耳、北药等林下产业。开展品牌创建年活动,加强“三品一标”质量认证和规范管理,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加大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为主体的“三品一标”认证工作。
  第二,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增收空间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有助于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有助于二次分配向农村农民倾斜,也是现代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重要保障,要在保证农民收益不受损并持续增长的重要前提下,坚定不移的推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抓好“两头两尾”,壮大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农业“两头两尾”既是总书记给我们开出的良方,也是把农业产业增加值留在本市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切实发挥好充足的原料供给优势,把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做大做强。鼓励企业进入绿色食品开发领域,引进拉动能力强、规模大的农产品加工项目,壮大绿色食品产业规模。加快推进金晖食品方便米饭、伊鑫清真食品、利健科技养生品、乐宝红豆肽等项目建设,积极做好金穗30万吨稻谷综合加工、兴粮农产品30万吨玉米淀粉糖两个大项目跟踪服务工作,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二是注重旅游休闲和农耕体验,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推进农业与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深度融合,培育农村特色消费、体验服务等新增长点。我们要立足我市实际,抓好观光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布局,重点推进龙谷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争创省、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推进禹森薰衣草庄园、康草堂北药基地等集农业、观光、加工及物流于一体的综合项目加快发展。支持发展田园体验小镇、农林体验小镇等新型融合发展模式。各县区要科学谋划农业产业规划,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扩大山野菜培育规模,打造田园综合体。
  三是坚持线上线下联动,扩大农产品营销渠道。要拓展线上线下渠道,鼓励扩大基于互联网和商业模式下的展示营销、定制营销等农产品销售方式,加大特色农产品在“七台河大米网”等电商、微商平台线上销售力度。强化“互联网+”营销手段,推进“龙邮农品”电商合作新商业模式。继续抓好微信公众号、农业信息网和“生态龙江”销售平台建设,扩大“互联网+农业”覆盖面。推介地产优质农产品在市县区电子商务产业园上交易,扶持有条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建网上店铺和微商平台,拓展农产品自销渠道。抓住我市与广东省江门市友好合作的机遇,通过江门市窗口把我市具有竞争力的优质农产品打入南粤市场。
  第三,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农业农村发展的动力在改革,出路在改革,难点也在改革,要切实把农业农村改革作为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措施,切实加大推进力度。一是扎实推进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应用,促进土地托管、土地入股等多种方式的土地流转,力争全市土地流转率达到60%以上。二是推进多种形式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入开展联合社、规范社、示范社创建活动,鼓励发展家庭农场、种养大户。三是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任务要求,进一步明确改革目标任务,总结试点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加强业务指导,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培训和学习考察,推进2018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铺开。四是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改革,让符合条件的转移农业人口享受与市民相等的待遇。五是进一步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水利工程管理新模式。六是着力加强林业改革创新,全面增强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发展动力。建立并完善森林资源资产管理制度,盘活森林资源资产。
  第四,推进资源要素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更好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引导资源要素合理流动,促进城乡互补、工农融合,推动城乡全面发展。
  一是引导工商资本和人才技术向农村流动。要继续完善保险行业金融支持涉农贷款、涉农资本投入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引导好、服务好、保护好工商资本下乡积极性。继续扩大农业产业引导金和畜牧业贴息贷款规模。在做好风险防控基础上,提高涉农贷款使用效率,鼓励引导资本流向高品质农业,提升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要保护好农民的利益,坚决防止侵吞土地资源、侵害农民利益等行为,引导鼓励农民采取带地入社、股份合作等方式参与农业经营。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要建立和完善农业农村引进人才、农村大学生返乡的有效激励机制,鼓励拥有技术的院校和机构下乡指导。同时注重发挥“土专家”和“田秀才”的重要力量,鼓励其展示才华、发挥作用,培养一批懂种植、懂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二是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支持为农业生产各环节提供服务的产业发展壮大,提升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水平,帮助小农户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鼓励提供信息服务、营销服务、物流服务、保险服务的投资主体进入农村,扶持储藏保险、冷链物流、农机维修服务等农业生产性服务等薄弱环节的企业快速发展。鼓励社会资本兴建农业创新品种展示园、农机推广中心、农业防病虫害技术场站、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设备,完善基础性农业生产服务设施。鼓励辐射带动农民致富作用强的龙头企业、具有一定供给市场占有率和行业话语权的行业协会发展壮大,加速形成带动能力。
  三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现阶段,城乡差距最直观的就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我们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推进城乡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和道路、绿化、网络、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打造一批省级、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乡村生活垃圾和污水专项整治,完善村庄保洁制度,探索和推广政府购买服务的农村环卫保洁模式;全面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强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严格管控农作物秸秆野外焚烧行为,整体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深化乡风文明建设,通过培训、教育和引导,全面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健全农村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农村社会治理体系,推进移风易俗行动,努力建设乡风文明和谐美丽乡村。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增强农民群众幸福感和安全感。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倭肯河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与恢复工作,切实保护林业生态建设成果。加快推进桃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倭肯河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定位监测研究站和那丹哈达岭省级地质公园建设,打造国家级林业科技示范园区。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强化水源地生态保护,推进倭肯河流域一体化治理,开展违建、污染、河道采砂等清河专项行动,推进沿河退耕还湿和岸线生态保护。
  第五,扎实做好精准扶贫,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今年是精准扶贫的最关键一年,各县区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贫困县摘帽工作,作为一级党委政府最大的政治任务牢牢抓在手上,靶向要再精准、路径要再精准、措施要再精准。
  一是围绕产业扶贫“全覆盖”精准发力。各区县、各乡镇和村屯要根据地域资源情况,确定本乡本村扶贫产业规划,大力发展特色种植、畜禽养殖、观光休闲、光伏扶贫等扶贫产业,建立贫困户脱贫长效机制。茄子河区要继续推进大榛子、畜禽养殖、果蔬等项目,桃山区要加快推进桃南果蔬基地建设,新兴区要加快推进红胜休闲观光园建设,勃利县要加快推进水苏糖、蓝靛果深加工、食用菌种植、汉麻种植、光伏扶贫等项目实施,带动贫困户增收。进一步加大金融扶贫力度,细化政策措施,加快贫困户授信工作,推进各金融机构以扶贫小额信贷为主的各项金融扶贫政策落实。
  二是围绕贫困县“摘帽”精准对标。2018年是勃利县贫困县脱贫摘帽年,勃利县要对照衡量指标和各类检查出的问题全面开展自查和整改。市扶贫办已拟定初审方案,对勃利县组织开展退出摘帽初审,2018年3月30日前向省办申请核查评估,省对各市地、各县考核已经开始。针对各级检查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省、市扶贫办已经多次印发了问题清单,基本涵盖了扶贫领域各类共性问题,各区县要对照问题清单,抓紧整改。
  三是围绕“三保障”精准施策。要发挥好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帮扶干部作用,加强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增强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医疗、住建、民政、教育、人社、水务等相关部门要积极与上级部门做好衔接,进一步细化本地实际的政策措施。扎实开展好扶贫领域作风专项治理,确保各项扶贫政策落地。同时,各部门要引导、动员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各界人士广泛参与扶贫开发工作,构建起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同志们,推进新形势下“三农”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希望大家进一步调整状态、振奋精神,以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更加有效的工作举措,全力做好“三农”工作,为不让一个农民兄弟掉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网站说明网站声明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报送排行
七台河市人民政府主办 七台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备案序号:黑ICP备05000408号
七台河市政务经济信息中心技术支持 黑公网安备 23090302000001号
地址: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桃山区大同街45号 网站标识码:2309000001